熊丙奇
“保研———猪的生活,找工作———狗的生活,考研———猪狗不如的生活”,这是当今大四学生的流行语。姑且不谈学生的调侃因素,对于“保送研究生”(简称“保研”)的大四学生来说,在被确定保研(每年10月底)之后,直到毕业(每年6月底),几乎有8个多月的时间,确实过着类似于“猪”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不愁考试,不愁学业。相比那些正在考研考场挣扎以及正在各人才市场挤得满头大汗的兄弟姐妹来说,实在是太幸福了。对保研的学生来说,这8-10个月时间,无疑是可以属于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可是有多少学生,能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学一些可以与未来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知识,做一些可以与研究生学习接轨的课题研究,或者积累一些社会实践能力呢?这样的学生有,但不多。对于更多的保研生来说,四年大学学习的“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因此,这多下来的8个月,就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奖赏———放肆地休息和玩乐。同样的情况,其实也存在于保送上大学的高中保送生中。记得几年前,一些大、中学注意到这种情况,推出了中学保送生与大学的连读班,让这些被保送的学生提前进到大学开始学习,但是,由于涉及到学制问题,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保研的学生,有关建议希望他们能提前进研究生教育机构接受培养,但是,由于涉及到学位问题(要到毕业时才授予)以及今后的管理问题,也很难推行。以上的问题,其实反映出两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一是计划体系中的考试升学体制,强调的是时间节点,按部就班;而申请入学,则打乱了这种“节奏感”,强调针对受教育者本身进行教育设计,国外大学的完全学分制、多学期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另外,不少中学、大学在乎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和读研率,学生已经“保送”成功,学校也就完成了培养任务,至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发展,就不再是学校所操心的事了。8个月的时间,对于青春年少的学生来说,并非是一段可以“任意挥霍”的时光,对于整个教育来说,这样的挥霍,又制造了多少的教育浪费以及人才浪费呢?有关方面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