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毕业生九成谋考研
在不久前举行的我省首届大学生就业节的招聘会上,很难看到即将毕业的医学类大学生的身影,难道他们不急于找工作?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原来,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类院校90%的大四学生,都在积极准备本月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根本无暇也无心参加招聘会。
九成学生考研
在去年12月份举行的首届大学生就业节期间,记者“意外”发现参加招聘会的医学类毕业生寥寥无几,只有个别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接洽。
记者前往山西医科大学了解情况,却发现校园里也很难找到即将毕业学生的影子。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郭峰老师介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同学目前都在准备考研,正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不影响学生备考,学校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都安排到了今年3月份。她进一步介绍,山西医科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共2200余人,其中95%以上的学生都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当前他们正在实习阶段,各自在抓紧时间复习备考。
记者随后从山西中医学院学生就业处了解到,该校虽然不像西医类院校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那么高,但全校2008届的700余名本科毕业生,也有85%的人都报考了研究生,目前也是边实习边复习,基本顾不上参加招聘会。
缘于就业压力
据了解,虽然近年来各类院校的毕业生考研者比例日益增大,但医学类毕业生的比例是最高的,当事学生和老师都反映,主要原因是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严峻。
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郭峰老师坦言,这一方面是因为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面客观上较窄,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生是直接与人的生命健康打交道的特殊行业,专业性要求强,技术更新快,医疗机构对人才的学历层次、从医经验要求越来越高,本科毕业生一般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
业内人士透露,省人民医院、山医大一院、山医大二院等省内的三级甲等医院,无疑是毕业生都想去的理想单位,但一方面由于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编制非常紧缺,往往只招几个人,另一方面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医院要的大多是博士生,个别急需医生的科室也顶多降低标准到硕士生,本科生不具备竞争力,不考研可以说连可能性都没有。
另外,市人民医院、市二院等市级医院,近年来也是优先录用硕士生,只有护理、检验、影像等缺人科室需要少量本科生,而且本科生只能通过招聘上岗,人事关系一般放在人才市场,有机会才能进入医院。
基层就业“两难”
省市级大医院门槛高、编制缺,就业难度过大,那么医学类毕业生能否响应服务基层的号召,向县区、社区、乡镇医院“分流”呢?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就目前情况看,这一途径也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出于生活条件、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考虑,毕业生一般不大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虽然客观上急需人才,但除了一些中心城市以外的基层医院外,到县区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乃至一些乡镇医院就业,都存在一些实际困难。
就我市而言,部分县区医院确实需要人才,也要本科生,但由于编制、人事审批等方面的原因,就业一般也只能是临时聘用。再加上一些医院是自负盈亏,为节约成本,即便临时招聘也在尽量控制。
记者走访部分民营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发现,这些单位也都需要补充人员,但都想要有经验、来了就能用的“成熟型”医疗人才,宁愿高薪去聘请退休的老专家,也不愿再费力气去培养应届毕业生。
另据介绍,即使是到一些乡镇卫生院就业,不仅工资待遇不高,学生的人事关系、基本保险解决起来也有困难。
基层医疗机构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毕业生积累一定经验、本领增长后,一般都会跳槽走人。
呼唤配套政策
就上述情况,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虽然九成本科生去考研,但一般只有30%到40%的学生能如愿,而且即使考上研究生,最终还得面临就业问题。因此,最根本的还是给医学类毕业生找一条出路。
据了解,医学类毕业生除继续求学的外,大多数去了医疗机构、相关单位、药厂等,也有人做了药品推销员。就目前现状,省教育厅学生处尹处长呼吁,就学生自身而言,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不要老盯着大医院,要勇于到基层去锻炼。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鼓励政策和措施,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晋升等切身问题,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用人机制。比如,可以像鼓励大学生当村官那样,由政府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一些岗位,择优录用毕业生上岗,同时由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合同,使用人单位和学生都能“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