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复旦同济浙大等高校:研究生“收费改革“解读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清华复旦同济浙大等高校:研究生“收费改革“解读

考研试卷库
清华复旦同济浙大等高校:研究生“收费改革“解读

  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正在稳步进行

    教育部强调:研究生机制改革不是收费改革

    清华大学:正式公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复旦大学:硕士生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

    上海交大:全部硕士生都可获得资助

    同济大学:80%以上硕士生可获“三助”岗位

    浙江大学:120位博导首获自主招生权

    暨南大学:公费自费资格一年一评

    北京大学:研究生报到大部分不需备学费

    南开大学:一项统计显示 MBA仍是考研最热

    清华正式公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助研岗位由导师埋单申请到“三助”岗位可不交学费

    清华大学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方案。与很多高校一样,清华也采用了以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清华明确提出,助研岗位及津贴由导师设置并埋单,而助教、助管岗位由学校、院系设置,津贴由学校出资。

    清华大学是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14所高校之一。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说,经过一年多的全面调研和全校性研讨,清华大学在今年年初出台了《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和《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从本学期开始,这个新机制将在2007级入学的新生中开始试点。

    高策理表示,该机制旨在进一步统筹学校、院系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上的资源投入,加大设岗力度,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研究生的培养、奖励、资助与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表现紧密联系起来,调整、完善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此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以“三助”岗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生可通过承担“三助”岗位工作得到培养和锻炼,同时获得学费和岗位津贴资助。

    2007级秋季进入清华的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接到《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三助”岗位申请意向书》。高策理介绍,90%以上的学生能申请到“三助”岗位。具体来说,凡申请到“三助”岗位的,不需要缴纳学费,同时还将获得相应津贴;未获得‘三助’岗位的,可向学校提出减免学费申请,本学期原则上都会得到批准;不申请或极少数申请未获批准者,应缴纳学费。

   高策理说,清华的“三助”岗位体系是在1990年即已全面试行的助教博士生制度(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的基础上,完善了已有的岗位制度,加大了岗位设置力度,“三助”岗位津贴按实际上岗时间发放,按学期动态管理;助研岗位的津贴各院系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幅度一般不超过50%。

    针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导师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高策理表示,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研究生机制改革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部分导师为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并为相应研究生提供生活补贴。专项基金包括减免学费和提供基本助研岗位津贴。研究生享受专项基金资助期间,若申请到“三助”岗位,则专项基金的资助自动中止;岗位工作结束后,还可恢复专项基金资助。

    除“三助”岗位津贴外,清华将继续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研究生发放普通奖学金和北京市生活补贴;继续设立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清华此次明确提出助研岗位和津贴由导师设置并出资,这就意味着没有条件的导师很难出资招收研究生。高策理强调,指导研究生是导师的职责,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和经费投入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保证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有足够的投入,学校规定只有具备培养条件的导师才有资格招收研究生,同时控制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的数量上限,每位导师的在读博士生数不能超过10人。

    高策理表示,由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事制度、科研经费管理以及研究生招生、经济资助、培养定位等一系列重要内容,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需要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为此,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本学期(2007~2008学年度秋季学期)开展试点工作;待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后,将于下学期(2007~2008学年度春季学期)全面铺开。

    解读上海四高校研究生资助政策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全国有14所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中上海有四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实行改革。日前,4所高校相继公布了2008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奖助学金政策。

    复旦大学:硕士生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

    2008年,复旦大学拟招收硕士生约2600名(含推荐免试生)和博士研究生1085名左右(含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和公开招考人数),录取时将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名额。

    复旦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注明,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自2007年起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现有国家拨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校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建立和实施全新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不过,该校在招生简章中没有公布具体的实施方案。

    据了解,复旦大学博士生奖学金覆盖面100%,硕士生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所有研究生还可申请助学金。以硕士生为例,改革后,学业等各方面表现出众的前20%学生能得到800元/月的奖助金,中间50%的学生可得到500元/月的奖助金,排名靠后的30%学生虽然没有奖励,但他们可以通过申请助教、助管等岗位,通过在岗工作考评来挣得500元/月的助学金,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上海交大:全部硕士生都可获得资助

    上海交大2008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510名。该校公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显示,对研究生新生将采劝全覆盖”的方式提供奖助学金。

    学校为在学硕士研究生提供四类奖助学金。一等奖助学金:提供全额学费和普通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助学金:提供全额学费和普通奖学金;三等奖助学金:提供半额学费和普通奖学金;四等奖助学金:提供普通奖学金。该校录取的全部硕士生都可获得奖助学金资助。

    上海交大对硕士生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实行动态评定管理方式,根据入学成绩和学业情况评定硕士生获取奖助学金的等级。硕士生第一年享受的奖学金等级按照其入学考试成绩评定,不设一等奖,二等、三等奖学金比例约占70%~80%;四等奖学金比例约占20%~30%。硕士生第二年起享受的奖学金等级按照其在校学习成绩评定,一等、二等奖学金比例约占85%;三等、四等奖学金比例约占15%。同时,硕士生还可以申请获得由学校和导师提供的各种“三助”岗位资助,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

    与此同时,上海交大今年新进校的博士生实行学费全免。博士生的培养费用由国家、学校、导师经费三方面资助。学校考虑到人文、社科、基础理科领域的导师科研经费较少,所以将免去这部分导师分担博士生培养费用的任务,由学校承担。

    同济大学:80%以上硕士生可获“三助”岗位

    同济大学从今年新入学的这届研究生开始实行新的培养机制: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通过学业奖学金,全面资助研究生学费;建立助学金制度,研究生劳有所得,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生活资助。校方称,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资助面可达100%,学校为此大幅增加投入,对今年入学的研究生,全校年度增加支出约1500万元。

    该校把研究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人事关系全部转入学校的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的研究生,即委托培养研究生)。学校只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资助体系包括两方面,通过学业奖学金,对研究生的学费全面资助;建立助学金,研究生通过“三助”岗位,在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生活资助。

    2007年入学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是,博士研究生每学年学费1.18万元,硕士研究生每学年学费1万元。今年被同济大学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时资助面可达100%。其中,博士生全额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为100%;硕士生全额学业奖学金和部分学业奖学金的资助面也为100%。另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入学时,可全部获得8000元/年的助研津贴,对其中优秀学生,还可另获7000元/年的优秀博士生资助。改革前,博士生每年仅有3000余元生活补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则有80%以上可获得“三助”岗位及其津贴。

    华东师范大学:用于研究生资助的资金比改革前增加1800万元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在9个学科门类的139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500人,实际录取人数需综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招生计划、学校发展及办学条件、国家需求及就业状况、考后生源情况等再行确定。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名额将更多地向培养成效显著的学科和导师倾斜,支持重点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发展。华东师大试行改革后,学校每年用于研究生资助的资金总额比改革前增加了1800万元。

    根据华东师大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生新生将获得更多的资助机会。研究生资助体系分为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单项奖励金、困难补助金、院系研究生培养基金、导师基金等内容。

    根据这套体系,研究生奖学金面向全体全日制博士生和70%全日制硕士生,其中博士生能获得每年1.6万元的奖学金,70%的硕士生能获得A、B两类奖学金,A类奖学金为每年1.5万元,B类奖学金为每年1.3万元,研究生的奖学金均含培养费的全额资助。

  浙大:120位博导首获自主招生权

    限制硕士生导师招生规模

    从2008年起,浙江大学将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部分博士生导师可自主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据了解,2008年,浙大计划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博士研究生1570余名。据其《导师自主遴选博士生方案》规定,从2008年春季开始,列入浙大招生目录的两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奖)指导老师可以自主发现并经过个人鉴定,以自主形式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据悉,此举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

    据介绍,学生原则上应来自校外,并要求学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学术专长,导师也可在校内跨学科领域筛选学生,以促进学科交叉。2008年,该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博导人数为120人左右。

    据悉,为保证招生质量,浙大每个学院将成立自主招生考核小组,组织多样化的考核,实施细则和录取名单都会在网上公示,以确保公正公平,同时所有考核内容都将保留考核记录。

    与此同时,浙大将限制导师招生规模。据新的浙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规定,硕士生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人,博士生一般不超过两人,以保持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合理规模,其中包括免试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等。而院士和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可适当增加名额。

    改革后,浙江大学还将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研究生。浙江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入学的浙大研究生可享受新的奖助体系资助:100%的非在职博士生可获得一等基本助学金,冲抵全额培养费;90%的非在职硕士生可获得一等、二等助学金,冲抵全额或半额培养费,其等级在研究生复试时申请并确定。

    研究生入学后,还可申请岗位助学金,通过承担研究助理(助研)、教学助理(助教)和管理助理(助管)等工作获得岗位酬金。按照学校的改革方案,70%~90%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获得由导师和学校共同出资的助研经费,一、二、三等分别为每年9600元、8400元、7200元。博士研究生可获得一、二、三等分别为每年1.8万元,1.44万元和1.2万元的资助。各个学院可以在学校确定的资助总额不减的情况下自主调整上述等级和资助金额。在博士生中还特别设立了“特等助学金”,对特别具有发展潜力,从事高水平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博士生进行资助,包括每人每年2万~5万元的科研经费和2.4万~4.8万元的生活经费资助。

    此外,浙江大学还将加大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争,通过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研究生互访和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为研究生营造国际化的培养环境,浙大规定,所有参加境外高水平国际会议的同学可获国际往返旅费资助,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导师所在名校工作、学习1~2年也可获资助。

  暨南大学:公费自费资格一年一评

    硕士研究生“计划内”(即公费)、“计划外”(即自费)资格将不再实行“一考定三年”的制度,而实行硕士生计划内资格逐年评审制度:从入学后第二年开始按学习成绩和表现一年一评,重新排定公费、自费名单。近日,记者从暨南大学获悉,从2007年秋季开始,该校将逐步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据暨大研究生部主任郑文杰介绍,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后,在2007级硕士研究生中全面实行计划内资格逐年评审制。这一改革意味着,硕士研究生的公费、自费资格将一年一评,对于在入学考试中已取得公费资格的研究生,如有违规违纪行为或学业成绩明显下降,或出现科目考试不合格者,研究项目或计划无法完成,学院规定的某综合成绩排位末尾者,将由原来的“计划内资格”转为“计划外”资格,即公费转为自费。

    同时,对于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有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的自费生,可以转为公费生并享受相应待遇。郑文杰强调,实行硕士生资格逐年评审制度旨在打破“一考定三年”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奖助金激励机制,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必要时还会略微增加公费生指标。

    据悉,学校将从2007级硕士生中选拔出50名左右的全日制学生实行硕博连读培养,学制5年,硕博连读资格获得者从入学后第二年开始全免学费并享受800元/月的生活津贴。

    同时,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博士研究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专注于学术研究,从2007年秋季开始,非在职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0%享受奖助学金,享受奖助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不仅全免学费,同时享受入学第一年800/月,第二年、第三年1000元/月的生活津贴。暨南大学还设立了“暨南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攀登计划”,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拔10名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延长一年学习时间,补助5000元/月的生活津贴,让这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能在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学术研究。

    北大研究生报到大部分不需备学费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绝大多数研究生新生在报到时不用准备学费。2008年北大将继续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2007年一样,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覆盖面为招生人数的100%,硕士研究生不低于90%。

    这位负责人介绍,从2007级开始,北京大学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改变现行的普通奖学金制度,取消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即不再区分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资金,代之以更加合理有效的奖学金制度。

    具体来说,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分为三等,一等奖学金每年2.46万元,二、三等奖学金每减一级奖学金,就减少4800元。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也是分成三等,一等每年2.07万元,每减一级奖学金,金额减少3600元。如同上两项奖学金一样,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也分成三等,一等每年1.72万元,每减一级减少3600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博士研究生每学年学费为1.5万元,学习年限3年的硕士研究生每年学费为1万元,学习年限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每年学费为1.35万元。

    这位负责人表示,奖学金总的奖励力度不会改变,但实行动态评审制度,作为具体的奖学金获得者,若评审结果认为不应获得目前等级的奖学金,获得奖学金的等级会随之改变。

    与此同时,北大还设立了助学金。助学金是博士、硕士研究生通过参与工作获得的津贴,北大设立了大量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岗位。2007年助教岗位津贴是每月800元;博士助研岗位每月不低于450元;硕士助研岗位每月300元;助管岗位每月800元。

    南开一项统计显示 MBA仍是考研最热

    据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统计,2007年全校录取硕士研究生人数最多的热门专业依次是: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有机化学、企业管理、世界经济、法律硕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科学、英语语言文学、微生物学。

    与去年相比,今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微生物学取代了去年的精算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进入热门专业前十位。

    统计显示,报名和录取人数仍然集中在应用性强的热门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学稳居前两位,法律硕士、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世界经济等4个专业近两年的录取人数也都位于前十。

    据统计,工商管理硕士的录取人数远远超出其他专业。2007年,南开大学录取325名工商管理硕士,是排名第二位的金融学(共录取108人)的3倍。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