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 教师 |
招生 计划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22 化学系 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历经九十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系内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以及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化学系为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成员单位,并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蛋白质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手性药物工业不对称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作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生命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拥有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约1.8万平方米。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化学专业排名28位,2019 US News全球化学专业排名30位。据2019年1月的ESI统计,复旦化学学科论文总引次数全球位列第41名,篇均引文数位居全国第一。 化学系现有在职教职工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46人。正高级职称72人,副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44人。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人。 化学系是我国最早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本科教育设有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读本科生约400人,研究生约600人,另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后人员。近年来,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开设的160门本科课程中,《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专业课程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另有《化学与人类》等具广泛影响的优秀公共类课程;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首批全国教学优秀团队;编著的一系列新教材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项特等奖和1项一等奖。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基础知识和优良实验作风的优秀毕业生,赢得了社会高度评价。1952年至今培养了本科生7800余名、硕士1350余名、博士750余名,其中在化学系工作或学习、进修过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近30位。 化学系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兼顾的传统。近年来,以能源材料化学与生命健康化学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2010年至今,共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科研项目940余项,获各类经费累计8.34亿元,发表科研论文约3145篇。2018年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26篇。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各部委自然科学一等奖8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项、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项等,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次。 伴随着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化学系积极扩大国际影响,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美国UC Berkeley、UC Santa Barbara、法国巴黎高科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模式,本科学生国外交流每年近百人次;赵东元、麻生明等教授或担任国内外重要杂志的主编等职务,或在国际学术团体和重要国际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化学系先后主办了一系列大型和双边国际会议,国外大学教授来化学系讲学和授课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
124 |
|
|
|
070300(学术学位)化学 |
118 |
|
|
01(全日制)配位化学 |
金国新 |
李巧伟 |
02(全日制)无机多孔材料合成 |
赵东元 |
邓勇辉 |
李晓民 |
李巧伟 |
程晓维 |
03(全日制)有机金属化学 |
金国新 |
侯秀峰 |
王华冬 |
04(全日制)丰产元素化学 |
岳斌 |
05(全日制)有机光电功能 |
冯玮 |
刘倩 |
06(全日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周亚明 |
李巧伟 |
李鹏 |
凌云 |
07(全日制)无机纳米 |
董安钢 |
08(全日制)稀土金属有机化学 |
周锡庚 |
张立新 |
09(全日制)单分子成像 |
刘倩 |
10(全日制)色谱方法及高效分离分析 |
张祥民 |
邓春晖 |
高明霞 |
11(全日制)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
乔亮 |
陆豪杰 |
12(全日制)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
孔继烈 |
陈惠 |
刘宝红 |
13(全日制)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孔继烈 |
张祥民 |
刘宝红 |
14(全日制)分析仪器与微型化 |
张祥民 |
15(全日制)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 |
张凡 |
凡勇 |
16(全日制)微纳分析器件 |
孔彪 |
17(全日制)物理有机化学 |
涂涛 |
王全瑞 |
黎占亭 |
张丹维 |
18(全日制)有机合成化学 |
关冰涛 |
麻生明 |
陆平 |
王全瑞 |
范仁华 |
施章杰 |
杨俊锋 |
张俊良 |
涂涛 |
蔡泉 |
孙兴文 |
钱辉 |
郭浩 |
朱灿 |
19(全日制)超分子材料化学 |
张丹维 |
黎占亭 |
李明洙 |
侯军利 |
涂涛 |
20(全日制)金属有机化学 |
关冰涛 |
21(全日制)固体有机 |
王全瑞 |
22(全日制)药物合成化学 |
陈芬儿 |
23(全日制)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
董晓丽 |
夏永姚 |
傅正文 |
王永刚 |
李伟 |
余爱水 |
24(全日制)表面与光谱电化学及其应用 |
张黎明 |
蔡文斌 |
25(全日制)量子化学与模拟 |
郑晓 |
李振华 |
徐昕 |
张东辉 |
张颖 |
李晔飞 |
刘智攀 |
段赛 |
商城 |
26(全日制)表面化学与催化 |
朱义峰 |
龚鸣 |
戴维林 |
胡可 |
乔明华 |
包信和* |
曹勇 |
27(全日制)复相催化和固体核磁 |
华伟明 |
贺鹤勇 |
陈雪莹 |
28(全日制)光谱与反应动力学 |
胡可 |
王冠军 |
贺鹤勇 |
周鸣飞 |
29(全日制)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
张亚红 |
赵东元 |
乐英红 |
唐颐 |
30(全日制)激光化学 |
周鸣飞 |
王冠军 |
31(全日制)固体材料化学 |
熊焕明 |
赵东元 |
32(全日制)分子聚集体材料与超薄膜 |
钱东金 |
33(全日制)工业催化 |
徐华龙 |
沈伟 |
34(全日制)分子反应动力学 |
张东辉 |
王凤燕 |
35(全日制)中间体光谱探测与反应机制 |
曾小庆 |
36(全日制)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
孔继烈 |
张祥民 |
陆豪杰 |
刘宝红 |
39(全日制)蛋白质化学/金属蛋白 |
谭相石 |
085600(专业学位)材料与化工 |
1 |
|
|
01(全日制)功能材料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2(全日制)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3(全日制)工业催化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4(全日制)应用电化学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5(全日制)应用有机化学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86000(专业学位)生物与医药 |
5 |
|
|
01(全日制)化学制药工程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2(全日制)生物医用材料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3(全日制)生物医药仪器 |
博士生指导小组 |
04(全日制)工程硕博改革专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