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080204 学科名称:车辆工程
一、学科简介:
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所属的二级学科。燕山大学车辆工程学科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6人。学科现有实验室1处,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捷达轿车实验车”、“电动汽车实验车”、“发动机试验台架”、“底盘测功机”等实验研究平台。学科目前正在进行 “轮胎防爆胎技术”、“汽车节能技术”、“车身现代设计方法与结构分析”、“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本学科的主要相关学科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 车身现代设计方法与结构分析 2.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与结构分析 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4. 车辆系统动力学
四、培养年限和培养方式:
培养年限为2.5年,实行2 - 4年弹性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半年毕业,即修业2年,但必须满足提前毕业条件。
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鼓励学科发挥导师集体指导作用。鼓励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即开始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共
基础
课程
|
第一外国语(语种)
|
144/0
|
3
|
1、2
|
考试
|
|
自然辩证法
|
54/0
|
2
|
1
|
考试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0
|
1
|
2
|
考试
|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考试
|
|
专业
基础
课程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考试
|
|
随机振动
|
24
|
1.5
|
1
|
考试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40
|
2.5
|
1
|
考试
|
|
工程弹塑性力学
|
32
|
2.0
|
1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选修课程
|
具体课程可见研究生公共课列表。
|
专业选修课程
|
矩阵分析
|
32
|
2
|
2
|
考试
|
|
线性与非线性有限元
|
32
|
2
|
2
|
考试
|
|
车身CAD/CAM/CAE
|
32/10
|
2
|
2
|
考试
|
|
交通损伤生物力学与事故鉴定
|
32
|
2
|
2
|
考试
|
|
汽车现代技术
|
24
|
1.5
|
1
|
考试
|
|
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
32
|
2
|
2
|
考试
|
|
机械优化设计
|
32/4
|
2
|
2
|
考试
|
|
智能车辆技术
|
24
|
1.5
|
1
|
考试
|
|
补修课程
|
汽车构造
|
72/18
|
4.5
|
|
考试
|
|
发动机原理
|
32/4
|
2
|
|
考试
|
|
汽车理论
|
40/4
|
2.5
|
|
考试
|
|
必修环节
|
学科前沿专题
|
10
|
1
|
|
|
|
学术活动
|
|
1
|
|
|
|
|
|
|
|
|
|
|
|
|
注:理工科硕士研究生非学位课中至少应有1.5学分人文课程。
硕士研究生最低32学分(其中学位课16学分,非学位课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32学分中至少要有1.5学分人文课程),最多不应超过40学分。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必须另外选修英语二外。
教学大纲 车辆工程.rar
六、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为检查工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情况,及时取得导师及单位集体指导,在学位论文工作过程中一般安排三次专题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
少数民族可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汉字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每个工作环节的具体要求详见《燕山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燕大校字[200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