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硕士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要求考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内容所涉及内容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试卷内容:细菌、病毒及真菌
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9题,每小题10分,共90分
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III 考查内容
第一章医学微生物学导论
微生物概念;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发展简史及微生物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细菌学总论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三种形态、衡量单位(微米)。
2.细菌的结构
(1)细菌细胞壁主要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细胞壁功能;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
(2)质粒的基本概念;常见质粒的种类和功能。
(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及芽胞)的概念及其功能。
(4)L-型细菌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细菌形态结构的检查
革兰染色法原理、步骤和意义。
4.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人工培养
(1)细菌的营养物质。
(2)细菌的生长条件(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及气体的要求)。
(3)细菌的生长周期及其特点。
(4)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种类;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5.细菌的新陈代谢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医学意义。
6.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1)细菌感染的概念、种类及传播方式。
(2)正常菌群的概念和功能。
(3)细菌感染类型及其特点。
(4)决定细菌能否致病的三大因素(毒力、侵入数量和部位以及机体的免疫力)。
(5)细菌毒力、细菌侵袭力的概念;决定细菌侵袭力的因素。
(6)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7)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7.细菌的抵抗力及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及耐药机制。
第三章 病毒学总论
1.病毒的特点;病毒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的功能。
2..病毒的增殖周期及其特点;病毒的异常增殖现象。
3.病毒的生长周期及其特点。
4.病毒的感染类型及传播方式。
5.病毒的致病机制。
6.干扰素定义、种类、功能、抗病毒特点。
第四章 真菌学总论
1.真菌的结构及功能。
2.真菌的繁殖方式。
3.真菌的感染类型。
4.真菌所致疾病的种类。
第五章 遗传与变异
1.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质粒的概念及其特性。
(2)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概念;噬菌体与宿主菌相互关系。
2.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举例说明细菌的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
(2)细菌变异的机理
突变、转化、转导、接合以及溶源性转换的概念。
3.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病毒的变异现象。
(2)病毒的变异机制。
第六章 抗感染免疫
(1)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2)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3)抗真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第七章 消毒、灭菌和生物安全
1.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2.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及适用范围。
3.影响化学消毒剂效果的因素。
第八章 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与防治
1.标本的采集原则。
2.细菌、病毒鉴定的程序。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第九章化脓性细菌
1. 葡萄球菌属
(1)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 链球菌属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及实验机理。
3. 肺炎球菌属
(1)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2)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别诊断
4. 奈氏菌属
(1)脑膜炎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淋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第十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1.结核分枝杆菌
(1)染色方法及染色步骤。
(2)OT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2.白喉棒状杆菌
(1)白喉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2)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1.肠道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反应特点。
2.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及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3.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原则;肠热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肥达氏反应的结果分析。
4.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1.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破伤风梭菌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
第十三章 动物源性细菌
1.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人畜共患病.的概念。
2.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及鼠疫杆菌的致病性。
第十四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放线菌与诺卡菌的概念
第十五~十八章 其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的概念;
2.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鉴别要点。
3.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梅毒临床各期的特点。
第十九章呼吸道病毒
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种类和变异特点。
2.HA和NA的主要功能。
第二十章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的致病特点。
第二十一章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HAV)
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2.乙型肝炎病毒(HBV)
(1)乙型肝炎病毒电镜下的三种形态及特性。
(2)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3)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3.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特点。
4.丁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特点。
第二十四章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的及所致疾病。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途径、潜伏部位及所致疾病。
第二十五章反转录病毒
1. HIV的生物学性状、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2. HIV损伤CD4+TC的机制。
其他病毒
狂犬病毒主要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