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建立于1936年,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交大的采矿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84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准为第一批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是 “211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学科。在2005年全国本科专业评价中,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列全国工科A++级学科排名第一;在2002-2004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业工程排名第一。本学科长期以来坚持在煤炭资源开采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一直保持着学科的优势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总体水平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钱鸣高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目前共有讲师以上人员60人,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5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人才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基金与荣誉称号获得者40人次。
2001年以来,采矿工程学科新增教授、博导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1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1人、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2人等各种人才称号27人。
近5年来,在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注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现有的矿山开采和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搭建起绿色采矿的理论框架,在岩层移动与绿色开采、固体废物充填、煤炭地下气化、保水开采、深井复杂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高产高效开采与监测保障、冲击矿压、矿井信息化与数字化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形成了新的特色研究方向,为煤炭资源的高效绿色开采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煤矿绿色开采、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巷道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开采方法、采矿系统工程与数字矿山等主要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学术地位和影响更加突现,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近五年来,采矿工程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学攻关项目、国家创新技术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1项,中波政府间合作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4项,企业合作项目322项。建立了绿色采矿的理论框架,以岩层移动与绿色开采、固体废物充填、煤炭地下气化、保水开采、深井复杂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高产高效开采与监测保障、冲击矿压、矿井信息化与数字化等为学科支撑方向,坚持创新和学科交叉,提升了学科在解决采矿工业重大科技问题方面的综合实力。“十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39项;出版专著28部,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78篇。获得国家专利13项。2001-2005年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到了600多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了4300多万元。
本学科以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为特色,成为我国采矿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十五建设期间,累计培养本科生600人,研究生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2人,硕士359人。本学科近5年来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奖2项;获国家级教材奖1项,形成了适应新世纪需求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及实验条件的改善。2005年获准建设教育部“矿山开采与安全”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准建设“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目前有实验室面积4800平方米,各型仪器设备584台件,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9台件。
本学科目前已与十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关系,联合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并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
本学科以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为特色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煤炭开采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5年内共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采矿工程学科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主要取得了四项高显示度的代表性成果,立项建设两个实验研究基地与平台: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大批现场试验基地。主要有:
代表性成果:
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煤巷预应力锚杆控制技术
冲击矿压的预测与治理技术
面向21世纪的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基地与平台: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山开采与安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