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物理化学专门人才;要求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基本要求是: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科学教育事业献身精神。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物理化学专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独立承担该学科专业专门技术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外语书刊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科研论文。
4、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
2、反应机理与分子反应动力学
3、材料物理与化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4学分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1门,必修,4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
2、论文开题: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文献和调研,至迟于第三学期末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开始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3、论文工作检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第五学期十一月份,由系分管主任会同导师组就论文撰写情况全面检查,为十二月份全校检查做好准备。
4、学术活动:a、加强学术交流。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一般不少于10次。做论文期间应定期报告阶段性成果一般不少于2次。b、论文答辩之前,在本专业研究生、教师和部分本科生范围内作1次学术报告。
5、科研活动: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一篇(不包括增刊、专刊和一般论文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发表的文章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必须是山东师范大学,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可为文章的第二作者。
6、实践活动:a、加强教学实践训练,在第3-4学期安排20学时的本科教学工作。b、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c、鼓励参加与科研工作有关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7、论文答辩:第六学期五月份之前完成论文撰写、修改、印刷工作,准备五月下旬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培养质量。
2、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等形式进行课程的系统学习。单科考试考查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对研究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实用技术和外语水平做出全面考核,并作为中期筛选的主要参考依据。
3、导师要认真抓好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