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时间热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706
英文名称: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s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非学位选修课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动力工程领域,选修
3.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给定的热系统或热过程,具有建立相应数学物理模型的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对较为复杂的实际热装置或热系统进行性能优化。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2,学时36
5. 建议先修课程
高等流体力学及传热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有限时间热力学. 陈林根主编(待出版)
参考书目:
(1)斯特林机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第1版). 吴 锋等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北京
(2)不可逆过程和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 陈林根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北京
(3)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 of finite-time processes. R.S. Berry, et al.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9, New York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考查课:根据期末测验成绩评定。
9. 课外自学要求
(1)完成课外作业
(2)完成相关“论文”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有限时间热力学概述
基本内容:
(1)有限时间热力学发展史;
(2)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研究内容、两类极值问题、常用求极值方法与最优控制算法;
(3)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
(1)了解“有限时间热力学”诞生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和趋势;
(2)了解“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范围、内容和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数学工具;
教学重点: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有限时间热力学” 中的“最优控制算法”。
第二章 内可逆循环研究方法
基本内容:
(1)内可逆系统、热库、热机、内可逆系统的性能;
(2)传热定律的对内可逆热机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有限时间热力学”建模的一般方法;
(2)掌握“内可逆循环”的概念和一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有限时间热力学”建模的一般方法;
(2)内可逆循环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各种传热模型在“有限时间热力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不可逆循环研究方法
基本内容:
(1)具有内不可逆性的热机;
(2)热漏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不可逆循环的一般研究方法;
(2)理解热漏对热机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内不可逆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
教学难点:内不可逆程度因子的引人和定义。
第四章 给定最优目标时最优热力过程的研究
基本内容:
(1)最优控制问题的模型;
(2)固定压比时最大功率输出的最佳循环;
(3) 给定周期内最小熵产目标下的最佳循环;
(4)最大利润(收益)时的最佳循环、阶梯(分级)卡诺循环的最优化
基本要求:
(1)理解最优控制问题的建模的一般方法;
(2)掌握各类最优性能评价标准或最优控制目标。
教学重点:给定最优目标时最优热力过程。
教学难点:最优控制问题的模型
第五章 损失模型和热源模型研究
基本内容:
(1)热阻模型的影响、三角循环的概念及其对内外不可逆性处理、内不可逆损失模型的研究;
(2)有限热源影响的研究、外部加热泵入热流热源影响的研究。
基本要求:
(1)掌握热阻模型和内不可逆损失模型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有限热源、外部加热泵入热流热源的循环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热阻模型和内不可逆损失模型。
教学难点:有限热源、外部加热泵入热流热源的循环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制冷循环的研究
基本内容:内可逆制冷循环、内可逆卡诺制冷循环的最优性能;
基本要求:掌握制冷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建模方法。
教学重点:内可逆卡诺制冷循环的最优性能。
教学难点:不可逆诺制冷循环的建模。
第七章 斯特林循环的研究
基本内容:
(1)内可逆斯特林循环理论研究;
(2)不可逆斯特林循环理论研究。
基本要求:掌握斯特林循环研究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
教学重点:斯特林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建模。
教学难点:不可逆斯特林循环。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
讲课
|
实验
|
习题
|
讨论
|
小计
|
第一章 有限时间热力学概述
|
3
|
|
|
|
3
|
第二章 内可逆循环研究方法
|
6
|
|
3
|
|
9
|
第三章 不可逆循环研究方法
|
6
|
|
3
|
3
|
12
|
第四章 给定最优目标时最优热力过程的研究
|
6
|
|
|
3
|
9
|
第五章 损失模型和热源模型研究
|
6
|
|
3
|
3
|
12
|
第六章 制冷循环的研究
|
3
|
|
3
|
|
6
|
第七章 斯特林循环的研究
|
6
|
|
|
3
|
9
|
总计
|
36
|
|
12
|
12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