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课程编号:301210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陈振发教授
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与实验相结合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超微病理诊断学》,武忠弼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高英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病理学》(第五版),杨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电子显微镜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杭振镳、蔡文琴主编,重庆出版社,1990年
《超微病理学基础》,武忠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供研究生用),宋今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钟慈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
《分子病理学》(供研究生用),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分子细胞学与疾病》,贲长恩、牛建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Underwood JCE,General and Systematic Pathology,2ed,Science Press,1999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的前沿生命科学向医学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医学基础理论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以深入地探讨疾病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建立,使病理形态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的应用,为病理学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并出现了超微结构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等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使之对疾病的研究可以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的基本病变,掌握细胞超微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学习常见重要疾病的某些病理学新进展,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本质: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开展学位课题的研究和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的科研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
要求选修本课程的研究生在掌握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独自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对细胞超微结构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常见重要疾病的病理学进展有较全面、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主要内容:
1、细胞膜的结构、功能与病理 (5学时)
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主要介绍细胞膜的含义、液态相嵌模型、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方式,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态及功能,细胞膜结构、功能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2、细胞质、细胞器的结构、功能与病理 (7学时)
掌握细胞质内各种细胞器和包含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主要介绍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细胞骨架系统、中心粒、微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病变特点,以及细胞基质和包含物的特点。
3、细胞核的结构、功能与病理(2学时)
掌握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主要介绍核膜、染色质和染色体、核仁、核基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病变特点。
4、常见病态细胞(1学时)
了解几种常见的细胞损伤和病态细胞。主要介绍细胞的缺氧性、病毒性和免疫性损伤,细胞坏死和凋亡超微结构特点及区别,适应性细胞、不分化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结构特点。
5、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3学时)
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信号转导的机制及其转导异常在疾病发生的作用。主要介绍细胞信号的接收、转导、终止和调节,细胞信号转导不同环节的异常包括受体异常、G蛋白异常、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和转录分子异常、以及多环节转导障碍等与疾病发生的密切关系。
6、细胞凋亡与疾病 (2学时)
掌握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尘化特征及其异常在疾病发生的作用。主要介绍细胞凋亡的概念、形态学和生化改变、诱导和抑制,以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过度、凋亡不足、以及凋亡过度和不足并存与相关疾病发生的关系。
7应激与疾病 (2学时)
掌握应激反应的基本特征及应激相关疾病。主要介绍应激反应的概念,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细胞反应,应激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应激诱发的躯体疾病、心理及精神障碍。
8、血管内皮细胞与疾病 (1学时)
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疾病。主要介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9、微循环与微循环障碍 (3学时)
掌握微循环障碍的病理尘理学变化及的机制。主要介绍微循环的结构、功能和调节,微循环障碍的概念和原因,微血管功能、结构异常及其机制,微血流流态异常及其机制。
10、缺血-再灌注损伤 (2学时)
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尘机制。主要介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心脏、脑、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能代谢变化, 自山基、细胞内钙超载、白细胞和无复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1、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2学时)
掌握肿瘤的发源方式、演化规律和生长与扩散特性。主要介绍肿瘤的概念,单灶性和多灶性发源方式,演发和演进规律及机制,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及机制。
12、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1学时)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主要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消退。
13、肺的非呼吸功能障碍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学时)
掌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其呼吸功能变化。主要介绍肺的防御、内分泌和代谢功能障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病因、诊断依据、分期及病变特点,中性粒细胞、凝血系统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呼吸功能变化特点。
14、病毒性肝炎与肝纤维化 (2学时)
掌握慢性肝炎的病变特征和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介绍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慢性肝炎的病理分型、超微结构变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内的分布,细胞外基质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15、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2学时)
掌握肾小球肾炎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主要介绍肾小球的一般结构和滤过膜的特点,肾小球肾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制,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类及诊断要点。
16、骨折愈合及常见骨肿瘤 (1学时)
了解骨折愈合的过程及几种常见骨肿瘤的病理特点。主要介绍骨折愈合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常见骨肿瘤如骨软骨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的病理变化。
17、多器官障碍综合征和衰竭 (2学时)
了解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主要介绍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类型、发病机制及肺、肝、肾、胃肠道、心功能的病变特点。
18、病理学常用技术简介 (2学时)
掌握常规组织制片技术中组织取材、固定的注意事项。主要介绍石蜡切片、HE染色制片技术的过程,冷冻、恒冷切片技术,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放射自显影术、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培养技术。
19、几种常见病理动物模型复制实验 (18学时)
掌握几种常见病理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主要学习家兔实验性休克、家兔实验性右心衰竭、家兔实验性心肌梗死等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及其相应指标的观观察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提高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其严肃的科学态度及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