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专业硕士《伤寒论讲义》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20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专业硕士《伤寒论讲义》教学大纲

考研试卷库
20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专业硕士《伤寒论讲义》教学大纲

  伤寒论讲义
  课程编号:302204
       开课单位:中医系伤寒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成肇仁教授
  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6月第1版
  《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5 月第1版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李培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实用经方集成》,李培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 12月第1版
  《伤寒论研究大词典》,傅延龄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10月第二版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熊曼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9 月第1版
  《仲景方药古今临床运用》,吕志杰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8 月第1版
  《伤寒论学术史》,叶发正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7月第1版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伤寒论》是四大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其论述了多种外感热病和部分内科疾病,构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并使之规范化。《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疑难杂证的辨析和认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伤寒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再学习本教材,以利于将理法方药有机联系,并与临床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习等教学环节,真正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各种证候辩治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进而初步掌握临床辨证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
  参加学习的研究生或进修生除掌握教师所讲授内容和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外,应对《伤害论》辨证论治方法及其方药的临床运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为今后顺利进入临床实践并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
  (一)概论       (2学时)
  了解《伤寒论》的学术发展、版本流传、六经实质研究方法、六经辨证方法。明确《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论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    (14学时)
  掌握太阳病的基本脉证以及中风、伤寒、温病的区别;发热恶寒的机理及其辨证意义;太阳中风、伤寒的证治、禁忌和兼证,及太阳病转热实、转虚寒的兼变证证治及蓄水证、结胸证、火逆证、及悬饮证、痰食证的病机、证治。
  (三)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6学时)
  掌握“胃家实”的涵义,阳明病的病因、病机与主要脉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承气汤证的病机、主证、治法和方药的运用;发黄证的病机、证治。了解血证的病机、证治;阳明病中风、中寒的辨证要点与中寒证的治法。明确阳明病辨虚实的意义。
  (四)辩少阳病脉证并治    (4学时)
  掌握少阳提纲条文的意义和少阳病治禁;小柴胡汤证的病因、病机、证治;少阳病兼变证的病因、病机、证治。了解少阳病变证治则及预后。
  (五)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2学时)
  掌握太阴病的病因、病机和主证及预后;太阴病的审证要点与治疗方法;太阴病兼变证的病机与治法。
  (六)辩少阴病脉证并治    (4学时)
  掌握少阴病提纲的的脉证、病机与治禁;四逆汤类方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吴茱萸汤证、桃花汤证等的病机、证治以及少阴病的预后;黄连阿胶汤证病机、证治;少阴兼表证、少阴三急下证与四逆散证的病机、证治;猪苓汤证的因、机、证、治。了解热移膀胱证、伤津动血证的病机特点;咽痛证的成因和几种治法。
  (七)辩厥阴病脉证并治    (4学时)
  掌握厥阴病提纲的病机、主证;乌梅丸证、干姜苓连人参汤证的病机、证治;厥的病机、特点,以及寒厥、热厥、血虚寒厥、水厥等的辩治;当归四逆汤的配伍规律;白头翁汤证的病机、证治;吴茱萸汤证的病因证治。了解麻黄升麻汤证;厥热胜复的机理及其意义;厥阴病预后良否的诊断依据。
  (八)辩霍乱病脉证并治    (2学时)
  了解霍乱的命名涵义与主证、主方。
  (九)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并治  (2学时)
  掌握竹叶石膏汤证、枳实栀子豉汤证、牡蛎泽泻散证的病机证治。了解阴阳易证。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