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981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抽调以李韵笙、王征泰、王雪英、申功述、康格非、吕一娟等教师筹建组成。本学科点始终倡导严谨的教学与科研作风,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较快发展。
本学科点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 有博士、硕士研究人员13人。研究课题涵盖肿瘤学、酶学、内分泌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病毒与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基因定位、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本学科已培养研究生30名,现有在读研究生8名。
学科带头人:曾昭淳 教授 宋方洲 教授(跨学科博士导师)
现有研究方向:
1、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本课题组主要从事血管发生抑制肽基因的克隆、表达,抗体的制备、及在实验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2、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主要从事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等如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克隆、表达、相关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研究等。
3、酶学方面的研究:酶抑制剂和酶蛋白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酶抑制剂的设计、筛选的研究;酶抑制剂临床应用研究开发:酶反应动力学过程分析在定量及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和相关软件开发;
4、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从细胞整体、亚显微结构以及分子三个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探讨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分化、遗传、变异、衰老、与死亡等生命活动的规律;、探讨染色体及其变异与与疾病的关系;一些重大疾病、重点疾病、特殊病例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定位、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研究;病毒与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⑤基因工程产品及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研究基因工程药物、保健品、基因疫苗、医用诊断试剂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开发.
近3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它项目6项,科研经费50余万元,发表论著3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6部。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各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今后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将继续坚持上述各个研究方向,并把研究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向分子和基因水平深入。重点发展与主要疾病治疗有关的方法、制剂、基因工程产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酶学测定和基因定位、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新方法、以及以新方法为基础的、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试剂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