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原基础医学部)成立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抽调100多名基础医学师资组建了重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1996年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历经50年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础医学院已成为学校最大的教学单位和校本部最大的科研单位,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院现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法医学、放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共14个教研室。学院在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作出重大改革的基础上,通过中央与地方经费的投入,在缙云校区建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人体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五大实验平台。该中心于2008年获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称号。学院现有病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三门市级精品课程;病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等三门市级重点课程。生物化学、法医学、放射医学、生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学院承担了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医学检验、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口腔、麻醉、影像等40余个专业的留学生、博硕士生、七年制与五年制本科等公共基础与医学基础教学任务,开设理论课程80余门,实验课程300余门。教学工作量占全校教学计划的近50%。
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旨在为培养和造就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2007年学院开始招收基础医学和法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在当今医学人才培养的国内外形势下,学院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为先导,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课程建设为龙头,不断带动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及内部改革为主题;以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建立较完善的医学基础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来提升基础医学教学水平。近年来已立项的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20余项,获多项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发表教改论文200余篇,有20余位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金银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二等奖。
学院现有基础医学病原生物学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组织与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化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组织工程与细胞工程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3人,年均招收博、硕士生100余名。学院有人体解剖学、法医学、病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和法医学与生物医学信息研究室4个科研平台。学院立足教学兴院、科研强院,积极围绕生命科学前沿,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近5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部、国家新药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00余项,年均发表论著200余篇,80%论著被SCI或CSCD收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学、研究人员181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56人,讲师78人,助教5人,高、中、初专业技术人员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分别为54%、43%,3%,;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55人,比例达36%。学院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各1人,有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322”人才工程库专家、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各1人,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工作。近年来,先后选派20余名教师赴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国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聘请多名外籍专家为我院客座、兼职教授,他们定期来院工作,为我院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
随着学校缙云校区的相关设施的建成,学院已实现全校范围内的大基础整合,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已全部搬至新校区,学院对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将实施新一轮改革计划,相信基础医学院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