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药配伍学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中医方药配伍学

考研试卷库
中医方药配伍学

  课程名称:中医方药配伍学
  英文: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Medical herbs in TCM Decoction
  课程简介:中医方药配伍的研究是方药研究的精髓,本课程讲义根据古、近代及现代医家对方药配伍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方剂学、中药学教学的体会合认识编写,分为:中医方药配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医方药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本草古籍常用药物配伍、常用中药不同配伍分析四章,以全方位阐释方药配伍的理论、应用和研究,揭示方药配伍的理论内涵,分析经方、时方及常用药的配伍应用,进一步提高临证处方水平。
  教学大纲
  一、开课单位: 中医基础系
  二、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三、总学时数: 30 学时,理论授课 30 学时,实验/操作/辅导
  学
  四、教学方式:讲授和研讨
  五、考试方式:笔试或论文
  六、主要参考书目:
  1、《方剂的配伍方法》.李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月
  2、《中药配伍文献集要》.叶显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3月
  3、《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月
  4、《本草古籍常用药物配伍应用》.王钧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9月
  5、《经方药对》.王付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4月
  6、《中药配伍应用》.梁嵚五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
  7、《中药药对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七、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提升研究生对中医方药配伍的理论水平以提高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中医方药配伍的研究现状,理解方药配伍的理论内涵,掌握常用的配伍。
  八、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医方药配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学时)
  一、研究现状
  二、前景展望
  第二章 中医方药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8学时)
  一、升降开合补泄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二、气味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三、脏腑生理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四、五行学说理论在方药配伍中的应用
  五、阴阳气血理论在方药配伍中的应用
  六、“反佐”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七、“辛开苦降”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八、治法与方药配伍
  第三章 本草古籍常用药物配伍(5学时)
  一、经方常用药对
  二、时方常用药对
  第四章 常用中药不同配伍分析(15学时)
  一、解表药
  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桑叶、菊花、葛根、升麻、柴胡
  二、泻下药
  大黄、芒硝
  三、清热药
  石膏、知母、栀子、芦根、银花、连翘、公英、山豆根、犀角、生地、丹皮、赤芍、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
  四、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五、芳香化湿药
  藿香、佩兰、青蒿、苍术、厚朴、砂仁
  六、渗湿利水药
  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茵陈、滑石、防己
  七、祛风湿药
  羌活、独活、乌头、秦艽、桑寄生
  八、理气药
  橘皮、大腹皮、枳实、香附、木香、川楝子
  九、理血药
  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牛膝、姜黄、郁金、仙鹤草、三七、小蓟
  十、补益药
  人参、党参、黄芪、甘草、补骨脂、肉苁蓉、当归、熟地、白芍、枸杞、麦冬、百合
  十一、化痰止咳药
  半夏、瓜篓、杏仁、葶苈子、桔梗、贝母、瓦楞子、桑白皮
  十二、开窍药
  牛黄、麝香、冰片
  十三、安神药
  朱砂、龙骨、牡蛎、酸枣仁
  十四、平肝息风药
  天麻、钩藤、白蒺藜、地龙、僵蚕、全蝎、蜈蚣
  十五、收涩药
  乌梅、五味子、山茱萸、乌贼骨、五倍子
  十六、消导药
  莱菔子、神曲、鸡内金、麦芽
  十七、驱虫药
  使君子、槟榔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