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南药学学科领域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1、培养具有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人才。
2、掌握南药学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南药学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南药学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身心健康,吃苦耐劳,勤奋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南药种质资源研究
广泛收集南药种质资源,进行原位保护或移位保护,如建立南药种质资源苗圃,种质圃用于保存无性繁殖的多年生药用植物, 种质库用于保存种子繁殖的药用种质资源;开发组织培养物离体保存技术,同时进行特色南药的深入开发。
2、南药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
在生理活性筛选指导下,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南药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结构改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南药的综合开发利用。
3、南海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开展南海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包括南海海洋海藻类、海绵类、腔肠动物类、软体动物类及棘皮动物类活性成分研究,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原生代谢产物中具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小肽、蛋白、多糖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及生物技术手段的基因表达等,为南海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制和见面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年限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个别获得授予权较早、培养经验较丰富的学科专业可适当缩短学制,但最短不得少于2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培养过程中,导师(组)起主导作用。本专业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超过30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具体见南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公共英语课的免修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两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1、 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开题报告具体工作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要求》。
中期考核具体工作参照《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3、实践教育
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导师要加强从开题到科研、论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指导。
2、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
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
3、硕士生论文科研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4、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暂行办法》进行。
5、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6、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海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
南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及代码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讲授
|
试验
|
讨论
|
1
|
2
|
3
|
学位课
(必选)
|
公
共
课
|
第一外国语
自然辩证法(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4
2
1
|
120
36
28
|
|
|
√
√
|
√
|
|
|
专
业
课
|
基础理论课(按一级学科设置)
|
高级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
2
2
2
|
36
36
|
40
|
|
|
|
|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Seminar
药用植物资源学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
2
2
2
|
40
36
36
|
|
|
√
√
|
√
|
|
|
选修课
(分限和任选)
|
非学位专业课
|
专业外语
现代仪器分析
波谱解析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海洋生物学
(中药)药理学
新药研究与开发
|
1
2
2
2
2
2
2
2
|
18
40
40
36
36
36
36
36
|
|
|
√
√
√
√
|
√
√
√
√
|
|
|
其它课程
|
第二外国语
高级植物生理学
现代药物制剂与分析
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天然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菌物学
|
4
2
2
2
2
2
2
1
|
120
6
36
36
36
36
36
18
|
|
|
√
√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1
1
|
|
|
|
|
|
|
|
补修课程
|
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专业2-3门课
|
|
|
|
|
|
|
补修课程
|
对硕士生总学分要求
|
文科类总学分不超过32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最多不超过22学分);理工类总学分不超过32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总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