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1.培养具有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人才。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身心健康,吃苦耐劳,勤奋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
研究外来有害生物对特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进行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组建外来有害生物的预警系统、构建外来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
2.害虫成灾机制与调控基础
研究热带作物重要害虫的发生与成灾规律,并从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明其成灾机制和调控基础,为热带作物重要害虫的防治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3.昆虫行为与化学生态
研究热带作物重要害虫的繁殖、取食、扩散等行为,害虫与植物、天敌与害虫的化学通讯和讯号识别方式,植物对害虫的化学防御和诱导抗性的信号传导机制,天敌昆虫与害虫相互作用的生理生化特征等。
三、学制和见面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论文工作为主。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培养过程中,导师(组)起主导作用。本专业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超过30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公共英语课的免修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两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开题报告具体工作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要求》。
中期考核具体工作参照《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3.实践教育
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导师要加强从开题到科研、论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指导。
2.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
3.硕士生论文科研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4.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参照《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暂行办法》进行。
5.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6.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海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
作物害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及代码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任课教师
|
讲授
|
试验
|
讨论
|
1
|
2
|
3
|
学位课
(必选)
|
公
共
课
|
第一外国语
|
4
|
120
|
|
|
1
|
2
|
|
|
|
自然辩证法(理)
|
2
|
36
|
|
|
1
|
|
|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18
|
|
|
|
2
|
|
|
|
专
业
课
|
基础
理论课
|
昆虫分类学
|
2
|
40
|
|
|
1
|
|
|
|
程立生
|
昆虫生理学
|
2
|
40
|
|
|
1
|
|
|
|
程立生
|
昆虫生态学
|
2
|
40
|
|
|
|
2
|
|
|
蔡笃程
|
专业基础课
|
害虫生物防治
|
2
|
40
|
|
|
|
2
|
|
|
陈 青
|
害虫综合治理
|
2
|
40
|
|
|
|
2
|
|
|
刘 奎
|
专业Seminar
|
2
|
40
|
|
|
|
2
|
|
|
学科点负责人
|
选修课
(分限和任选)
|
非学位
专业课
|
专业外语
|
1
|
20
|
|
|
|
2
|
|
|
程立生 蔡笃程
|
植物抗虫性原理及应用
|
2
|
40
|
|
|
|
2
|
|
|
潘贤丽
|
化学生态学
|
2
|
40
|
|
|
|
2
|
|
|
赵冬香
|
农业螨类学
|
1
|
20
|
|
|
|
2
|
|
|
符悦冠
|
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
2
|
40
|
|
|
1
|
|
|
|
但建国
|
热带作物昆虫学
|
2
|
40
|
|
|
|
2
|
|
|
陈泽坦
|
其它课程
|
第二外国语
|
4
|
120
|
|
|
|
2
|
|
|
|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2
|
40
|
|
|
1
|
|
|
|
|
多元统计分析
|
2
|
40
|
|
|
|
2
|
|
|
|
植物分类学
|
2
|
40
|
|
|
1
|
|
|
|
单家林
|
植物形态解剖
|
2
|
40
|
|
|
|
2
|
|
|
|
植物显微技术
|
2
|
40
|
|
|
|
2
|
|
|
|
高级生物化学
|
2
|
36
|
|
|
1
|
|
|
|
邓小江
|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
2
|
|
40
|
|
1
|
|
|
|
邓小江
|
现代分子生物学
|
2
|
40
|
|
|
1
|
|
|
|
|
现代仪器分析
|
2
|
40
|
|
|
|
2
|
|
|
|
SAS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
1
|
20
|
|
|
1
|
|
|
|
唐燕琼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
1
|
|
|
|
|
|
|
|
|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1
|
|
|
|
|
|
|
|
|
补修课程
|
普通昆虫学
|
|
|
|
|
|
|
|
补修课程
|
蔡笃程
|
农业昆虫学
|
|
|
|
|
|
|
|
蔡笃程
|
对硕士生总学分要求
|
文科类总学分不超过32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最多不超过22学分);理工类总学分不超过3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总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