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研试卷库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够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部门、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本研究方向重在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各种思潮及其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新时期”以来的主要的、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发展概况、论争的起源、不同的论争观点、不同的评价,以及对论争的重新思考。该方向研究具有宏观把握的特色,通过探讨各种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和影响来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本研究方向将当代文学创作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世界文学的格局中,进行文本考察和论证比较,从中探索中国特定现实所培育出来的作家作品的特质及其创作规律。研究的主要特色:一是评论与创作相结合,拥有一支学者、作家二位一体的学术梯队;二是创作规律探索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研究对象以岭南作家为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研究方向重在探索中国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包括文学思潮、重要文学现象及各体文学创作等等。该方向研究对于总结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具有独特的学术作用和意义。
 
中国当代文体研究: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点是以文本为中心,深入开展文学的“内部研究”,旨在揭示当代文学的形式特征。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代文学体裁研究,包括对各种文学类型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的研究,对当前新生文体的追踪、跨文体写作现象的研究等;二是对文学话语体式、文本结构等形式因素的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全日制硕士生学制为三年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公共课程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2学分);限定选修课须修满6学分;任意选修课须修满4学分。学术实践共计3个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2-3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具体事项由各导师自行安排。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
36
2
2
考试
第一外国语(英语)
基础英语
108
3
1、2
考试
口语与写作
36
1
考查
专业外语
36
2
2
考试
中国当代小说诗学
54
3
1
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54
3
1
考试
 
新诗理论研究
36
2
1
考试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
36
2
1
考试
 
儒道哲学
36
2
2
考试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新时期小说研究
36
2
2
考查
 
叙述学
36
2
3
考查
港澳台文学
36
2
3
考查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论
36
2
2
考查
中国知青文学:作家与作品
36
2
3
考查
新时期文学与现代派
36
2
2
考查
中国现代文论原典阅读与研究
36
2
2
考查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
36
2
3
考查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36
2
3
考查
当代西方文本理论
36
2
2
考查
当代中国文体研究
36
2
3
考查
巴赫金诗学研究
36
2
2
考查
 
任意选修课程
 
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
36
2
3
考查
 
比较文学研究
36
2
2
考查
文革时期文学研究
36
2
2
考查
中国小说美学
36
2
3
考查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
36
2
2
考查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研究
36
2
3
考查
俄苏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36
2
3
考查
职业技术教育学
36
2
3
考查
 
补充课程
 
中国文学史
12
 
 
 
不计学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
6
 
 
 
不计学分
外国文学史
4
 
 
 
不计学分
 
  五、学术实践
  学术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学术活动、发表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计算3个学分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一学年暑假进行,一般以写与本学科相关的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
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每个研究生给本、专科学生上课不少于6课时(或在相关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毕业实习)。其它学术实践还包括搜集文献信息、撰写综述、开题报告等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本专业的培养方式采用导师负责制,同时在某些重要环节由学科点导师组共同参与,体现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培养原则。
  (二)制订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教学大纲,并为研究生开列专业必读书目。学生以读书报告或文献阅读综述报告形式进行交流,确保中外文献史料的阅读量。
  (三)课程学习采用讲授与讨论、文本细读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为提高科研水平,申请学位之前,要求研究生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内容与本人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论文必须是研究生本人独立发表,或本人为第一作者,并注明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校研究生。
  (五)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各省作协及各大媒体的文学创作及评论等实践活动。
(六)除了学科共同的要求外,导师可根据各方向特点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七、考核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开卷或闭卷,以笔试为主),并按百分制记录成绩。非学位课程和学术实践环节的考试可选择考试或者考查。考查可以采用笔试、实验报告、综述、程序设计、课程作业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录成绩。
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6周完成。主要由各学科点的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健康状况,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打分方式进行评分。
 
  八、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不少于15本)
  1、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1989
  2、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3、梁启超,陈书良.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4、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胡适.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老舍.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9、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6
  10、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陈厚诚,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2、童庆炳、陶东风.文体学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3、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4、李国华. 文学批评学.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15、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
 
  九、学位论文工作
  (一)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
  (二)学生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于第三学期末举行,由学科点组织专家组审定通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难点及拟解决问题方案等,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报告通过后正式进入该课题的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为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第五学期结束前要对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论文最后定稿和打印必须在第六学期中期(答辩前1—2个月内)完成。
  (四)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5月底6月初。经专家评审和答辩合格者,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