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考试总体要求: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把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真值和机器数;
3.BCD码;
4.字符与字符串;
5.校验码。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只读存储器。
(五)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程序访问的局部;
2.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Cache写策略。
(八)虚拟存储器:
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式虚拟存储器;
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5.TLB
(快表)。
四、指令系统
(一)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指令的寻址方式:
1.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3.常见寻址方式。
(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中心处理器
(CPU)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指令执行过程。
(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五)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总线
(一)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总线仲裁:
1.集中仲裁方式;
2.分布仲裁方式。
(三)总线操作和定时:
1.同步定时方式;
2.异步定时方式。
(四)总线标准。
七、输入输出(I/O)系统
(一)I/O系统基本概念。
(二)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
(三)I/O接口
(I/O控制器):
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I/O端口及其编址。
(四)I/O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3.DMA方式;
4.通道方式。
三、参考书目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