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专业名称:日语语言文学
二、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日语专业创立于1985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科技日语研究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于2001年批准建立了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硕士生共24人。
主要研究方向:
1.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研究日语语言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日语语言的功能以及利用日语语言进行交际的模式,日语语言与日本文化,日语中的敬语,女性语,中日语言对比等课题的研究。
2.日本文学:研究日本文学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我校在日本文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夏目漱石与汉文学”,“森欧外与他的文学创作”等论文都受到好评。“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已于2000年结题。
3.科技日语理论及翻译:科技日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各个技术领域与日语,语言学领域的交叉学科。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部分成果。其中关于科技日语翻译标准的理论受到全国同行的瞩目。《科技日语翻译》受到许多院校专家的好评。本方向的研究对于科技外语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三、学术队伍的现状分析
本学科现有教师25名,其中教授3名:
郭殿福:60岁,专业方向为科技日语翻译理论,在“日语学习与研究”上发表论文,首次提出科技翻译的信达雅标准,编辑出版教材《科技日语翻译》。
高鹏飞: 50岁,专业方向为现代日本文学,在”外语学学刊”上发表“有岛武郎和他作品中的批判性格”,“试论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与文明批判”等论文。编辑出版《基础日语教程》。
谷玲怡:61岁,专业方向为日语语言学,在”日语学习与研究”上发表”多音节汉字日语词词源追溯”(连载)“从大学日语例句看定语从句谓语动词的时态”等论文,编辑出版《大学日语1-4册教师参考书》,《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3》《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3教师参考书》。
另外,有副教授5名,讲师8名,助教9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者13名。
学科整体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
四、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的现状分析
1.郭殿福的《科技日语翻译》,作为日本国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教材开发项目研究开发(研究费人民币27万2000元),于1996年出版,填补了科技日语翻译课教材的空白,并于1998年获第八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
2.高鹏飞的“日本现代文学研究”项目获日本海外协力事业团资助(人民币20万元),已于2000年结题。
3.郭殿福的论文“浅议科技翻译的标准”,1997年发表在国家级杂志“日语学习与研究” 上,首次提出了科技翻译的信达雅标准。
4.郭殿福参加的“科技日语课程体系改革”(省立项课题,省校资助人民币9000元),课题对科技日语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对科技日语教学提出了系统的体系,于1999年获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5.郭殿福,高鹏飞,高燕等,先后参加武汉,西安,香港国际会议,发表自己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6.学科全体成员,2006年至今,共编辑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篇。
五、人才培养状况
本学科自1985年创立,招收6届科技日语专科生后,于1991年起招收本科生,于2001年成立硕士点,于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收硕士生26名。本科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中现有110名左右,先后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版大学,神户大学,北海道大学,明治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六、培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1.学位公共课: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语
2.学位课: 普通语言学
日本文学选读
国语学
翻译学
比较文化学
3.学位选修课: 作家专题研究
日语句法学
比较文化学
日语词汇学
日语实践
日语高级写作
中日交流史
日语翻译实践
日语篇章法
应用语言学
日本古典名作选
日语音声音韵学
七、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的现状分析与要达到的目标
本学科现有中日文资料,图书5千册,国内外期刊30余种。
计划2006年底前购置图书经费为5万元,主要资金来源为学校学院筹集。
八.研究培养质量现状分析与提高质量措施。
本专业现有研究生24人,2004级8人,2005级6人,2006级10人。因部分教师已过退休年龄,本专业导师数量亟待增加。教师质量亟待提高。
故急需:
一、加强对师德和教风的要求,努力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通过各种渠道,聘请高层次人才。
四、提高教学及学术研究质量,严格按着学术规范要求。
五、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系内经常对撰写的论文情况进行检查,对已刊登的论文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六、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如果出版社级别高或教材被其他院校采用,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七、对中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建议轮流去日本学习或到国内一流大学学习其先进经验。
八、鼓励使用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