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发展历史与成绩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2月7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05年12月23日发出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文件提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五个二级学科。
为贯彻中央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批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于2006年8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作为立院之本,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十分重视该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较快。学科现拥有研究人员18名,其中,正研3名,副研2名,博士11名。学科研究队伍既有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骨干,又有能够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专家。该学科研究人员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并能够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变化趋势,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继续扩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优势,保持并提升了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该学科研究人员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取得的成果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思想史》5卷本专著,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内涵为主线,突出与时俱进和开放性的研究特征,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济思想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苏联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给予该丛书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丛书“全面梳理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经典作家理论思想以及主要代表流派演化变迁的脉络,对于研究和创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改革,推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推出的“一批规模宏大、学术性强、有历史厚重感的研究成果”之一。有学者发表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一文,突破了基本原理不能创新的囿见,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载,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二、学科发展设想
为进一步提升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该学科将从科研队伍建设、课题立项与管理、学术活动以及经费使用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初步设想主要有:
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争取培养出一批《资本论》《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手稿》等重要著作的研究专家。
二是努力探索建立引导性的课题资助制度,大力支持该学科的科研人员申报既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又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以及既旗帜鲜明又学理有据地反对和批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课题。
三是努力推出一批坚持正确导向,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真正有助于正确引导和鉴别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教材,努力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适时翻译和评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