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有色金属冶金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全面、系统、深入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能够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从事金属提取、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冶金过程“三废”治理、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初步写作;硕士论文在理论上应有新见解,或在方法和技术上有所改进。毕业生能够独立承担冶金企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冶金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
2.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
3.冶金过程计算机仿真与优化
4. 冶金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
三、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2.5—3年,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4年。
2、课程设置及管理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9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每位研究生的课程学分以修29-33学分为宜。其中课程学习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0学分(专业课每16学时计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