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学科形成的历史,现状,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与世界一流学科的主要差距以及今后5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思路和预期成效。
本学科点的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成为独立的研究室。1984年被批准为机械学博士点,1988年研究室扩大为研究所。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首批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西安)”。
考研网-考研门户站!" src="/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28000306540.gif" width="88" border="0" />
目前,本学科点有院士1名,兼职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9名,教授12名,副教授19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8人,形成了一支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至今已培养博士生130名,硕士生312名,历年来,本学科点已进行国家科研项目31余项。目前,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等数十项科技成果。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国际上同行的知名专家几乎都到此访问过。 研究所的教授也曾应邀赴英、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做特邀报告。90年代以来,主办过三次国际学术会议。
自1958年以来,对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压缩机等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摩擦学从单个摩擦副的研究推向摩擦学大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的概念,并注重于摩擦学与动力学的耦合作用的研究,为我国三大机组的摩擦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分析程序、计算数据和试验技术。并制定了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个部颁标准。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在国内做了许多首创性的工作。在上述方面研究居国内同行科前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系统和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为特色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
系统研究的一个自然结果,是从对局部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了对整机、车间和企业以至异地的群体进行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在国内最早形成了分布式三级网络监测诊断的模式;首先提出并实现了正向推理相结合的诊断理论;产生了一些新的专利技术。目前这些技术正在全国十数家企业包括长江三峡工程的混凝土生产输送浇注线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系统研究的另一个结果是从被动控制走向主动控制。80年代开始主动控制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研究,成为国内少数电磁轴承基地之一,部分成果已用于国防预研项目。
近年来,以前面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为基础,又发展到了基于知识的现代产品设计和基于互联网的异地合作设计、资源集成与共享这个前沿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上。目前,主持全国性的现代产品设计与研究开发网络。已成为国内现代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工业设计系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教学方面,全国高校机械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本学科教授担任。1996年以来,出版教材6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高校工科CAI协作组优秀CAI软件三等奖1项,机械工业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1项,培养本科生200余名。
与国际同行比较,本学科学术思想活跃,思路明确而且超前,加上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理论-实验-应用的发展格局。在主要点上有自己的特色并能保持比较前沿的地们。但是因为地域的影响,在经费筹措、成果应用和吸引人才方面,还十分困难。
今后5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本学科点不仅居国内领先,而且要在更多的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的思路为通过学科建设,高质量完成已有的各项国家科研课题并争取新的国家科研项目,培养和引进一批年轻学术带头人;借助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进一步将本学科在摩擦学、动力学、机械电子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融入基于知识与网络的现代设计中,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点;使本学科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产品创新人才并能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预期成效:成为能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的现代设计研究中心。获国家级奖1-2个;培养博士生50余名;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0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