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学时:56 学时 学分: 理论学时:28 学时 实验学时:28 学时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 大纲执笔人:郑孝遥,王涛春,陈传明 大纲审定人:许勇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拓展视野,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 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 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 (2)较为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3)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 关技术; (4)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计算机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 (2)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软硬件系统等; (3)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应用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 (4)熟悉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应用技能,如学会使用 office 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以及利用网 络工具搜集本专业的学习资料等。 (三)课程教学改革 (1)《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更新很快的课程,因此我们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 使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不过时。 (2)针对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利用多媒体 教学,对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的使用应当作详细阐述,尽可能用实际操作和例 子做到形象易懂。 (3)本课程应把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实验课中可以采取教师现场演示,学生 边学边做,做到教与学的互动与同步,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4)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做一些综合 性的课程设计,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授课学时 1 第 1 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6 2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6 3 第三章 中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0 4 4 第四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2000 4 5 第五章 演示文稿处理软件 Powerpoint 2000 3 6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2 7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 3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概念、组成及软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数制与编码中的进制转换。 教学内容: 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应用领域。 1.2 数制与编码:重点讲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化,介绍 编码的基础知识。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介绍计算机硬件和硬件系统的概念,举例介绍主要计算机硬 件及其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1.4 微型机常用的外部设备与使用:介绍常用外设(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外 存等)的使用方法,尤其重点讲解键盘和鼠标的用法。 1.5 计算机软件系统: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 和作用。 1.6 计算机病毒: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使学生对其危害性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基本 预防病毒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中配合计算机实物、图片等实际例子进行介绍,数制转换部分的 难点要板书演示。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Windows 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面板中各个功能的配置和作用 教学内容: 2.1 操作系统简介: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从 DOS 到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发展 过程,以及 Windows 的特点。 2.2Windows 的基本操作:Windows 的基本使用方法,桌面,窗口,菜单,对话框等内 容的介绍。 2.3 资源管理:Windows 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我的 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用法,磁盘管理。 2.4 控制面板:了解控制面板的主要作用,介绍常用的控制面板中的功能。 2.5 附件:介绍附件中的各种软件作用。 2.6Windows 网络功能:Windows 网络的设置和连接,功能介绍,部分内容将在第七章 做更详细的阐述。 建议教学方法:2.1 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2.2-2.5 应当在机房边讲边做。2.6 做简单介绍。 第三章:中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0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常用字处理软件 Word 的使用方法,可以利用 Word 写文档,对文档 进行编辑、排版、修饰以及部分高级操作。 教学难点:Word 的排版和修饰。 教学内容: 3.1Word2000 概述及 Word2000 文档的基本操作:介绍 Word 的基本功能,界面,启 动和退出,如何创建、打开、保存、打印、关闭文档。 3.2 文档的输入与编辑:介绍文档的基本输入方法,详细讲解编辑的各部分细节。 3.3 文档的排版与修饰:对文字,段落,页面的排版和修饰做详细介绍,了解项目符号, 节,分栏等细节修饰方法。 3.4 表格及 Word2000 中的图形处理:主要讲解表格和图片的使用和编辑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本章强调操作与讲解对应,应当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对各种复杂的编辑排 版功能应当分门别类,做到有条理,讲述清楚。 第四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2000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2000 的使用,着重要求掌握对表格数据的各 种处理方法,对工作表进行管理。 教学难点:公式和函数,各种引用的用法。 教学内容: 4.1Excel 概述 & 4.2Excel 的基本操作:介绍 Excel 的界面,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 基本概念,着重介绍信息的基本输入,数据的定义方法。 4.3 编辑工作表数据 & 4.4 设置工作表格式:主要介绍表格的格式编辑,单元格,行, 列,整个表格的格式设置。 4.5 函数和公式 & 4.6 分析和管理数据:介绍函数的使用,公式的创建,对难点引用的 用法作细致分析,对数据清单的概念作简单介绍,对排序,汇总,透视图表作详细介绍。 4.7 使用图表 & 4.8 管理工作表 & 4.9 打印设置:对图表的使用作重点讲解,其他简单 介绍。 建议教学方法:本章的例子设计非常重要,演示采用的数据应当能适应各种操作,做到演示 全面,细致。 第五章:演示文稿处理软件 PowerPoint2000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 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编写,修饰,动画等特效的设置,能够根据 给定的内容作出效果恰当的演示文稿。 教学内容: 5.1 PowerPoint 概述 & 5.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介绍 PowerPoint 的界面,特点,演示 文稿的创建方法,基本的文本输入方法等基本操作。 5.3 演示文稿的格式与美化:对幻灯片的版式,背景,模板,母板,配色方案的使用作 详细介绍。 5.4 PowerPoint 动画:介绍动画的使用方法,幻灯片的切换等特效。 5.5 演示与打包:介绍放映方式的设置,包括排练预演等操作。 建议教学方法:在动画等效果方面只做基本介绍,不要面面俱到,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从而制作出有个人特色的演示文稿。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多媒体的概念和几种多媒体的应用。 教学内容: 6.1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 6.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介绍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多媒体计 算机的特点,着重介绍多媒体基本元素。 6.3 多媒体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 6.4Windows 的多媒体应用程序:详细介绍声音,图像, 视频等信息的知识、各种常用格式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建议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的从网络中搜集一些多媒体资料和软件在课堂中 演示。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网络和互联网基础知识,懂得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使用电子邮件, 学会文件传输,资源搜索等常用网络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OSI 模型,网络协议和拓扑结构。 教学内容: 7.1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定义,发展,重点介绍网络的类型,模式,体系结构,协议, 传输媒体等基础知识。 7.2 因特网基础知识及技术简介:介绍 Internet 的使用方法,了解 TCP/IP 协议,IP 地址, 电子邮件格式,搜索引擎使用等主要互联网使用方法。 7.3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控制措施。 建议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室网络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三)本课程考核方法 (1)采用笔试为主,上机考试为辅的方法进行考核。 (2)笔试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上机考试考核综合设计能力。 三、教学参考书目 刘莉,《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景凤宣,《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 月第一版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大纲(理工科)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数值分析》本科教学大纲 |